close
民主制度是個理想化的制度,
要能充分實現民主制度的理想,奠基在以下條件:
第一、選民必須具備成熟、理智、客觀的判斷力。
第二、選民必須對參選者具備充分的瞭解與正確的認識。
第三、媒體必須完全客觀,主要功能是協助選民達成第二項條件。
第四、至少有一位參選者是真正良善睿智的政治家。

然而從上述條件就可看出,很遺憾的是,
社會的人口數與民主制度的充分實現成反比。
人口越多,民主制度就越容易淪為無良政客掌權的手段。
(1.越難讓所有選民達到第一項條件。2.越難真正瞭解認識參選者。3.利用盲從心理讓媒體淪為政治宣傳的工具。4.魚目混珠,一堆爛蘋果挑不到好的。)

整個社會的各項條件多半都呈現常態分佈,
真正具有高度成熟理智客觀判斷力的選民其實是少數。
然而民主制度就是採多數決定,
所以在上述四項條件無法滿足的情況下,
民主制度所做出的決定往往是最廣為接受但並非最佳的決定。
甚至連"最廣為接受"也有待商榷。

在選項大於三種時,
所謂多數所決定出來的結果,卻可能同時是更多數人不贊成的結果。
舉個極端的例子:
有三個候選人A、B、C,
A得到34%的選票當選,而投給B的33%與投給C的33%都不贊成A的當選。

民主制度是對於集權的恐懼而衍生出來的折衷辦法。
為了不讓掌權者的決定危害群體,
所以要讓大家來共同參與、分擔、稀釋這個決定的責任。

歷史上一定有很多當時遭到民怨的決策,卻被史學家評為睿智的決策。
若採用民主制度,這些決策都不可能通過。
(抱歉我的歷史素養不足,請幫我補充實例)

然而當人口數大的時候,不可能讓每個公民都參與所有大小決定,
所以只好利用選舉來選出被公民所認可的代表。
這點也呈現出民主制度的矛盾。
明明是要讓大家共同參與的,到最後卻仍是將權力賦予少數人。

於是有了任期與連任次數的限制,還有彈劾、罷免,
都是基於對掌權者腐化的恐懼、對這項多數決定的不信任。

然而任期年限也讓執政者必須分心在下次的選舉上,
以至於在政治表現上傾向於短視近利甚至是譁眾取寵,
缺乏長遠的深思熟慮,難以為國為民做深遠的規劃。
加上政黨的非理性對立,為反對而反對、爭功諉過,
擔心好政績被下個執政者搶去功勞,爛攤子留個下個執政者去收,
在這之間造成的傷害難以估量。

難道當一個好的執政者是短短四年就可以做好的任務嗎?
如果我們已經有一個堪稱典範的好執政者,又為什麼要換人呢?
如果康熙、雍正都執政八年就下台,如果唐朝沒有了貞觀之治,
對人民有什麼好處?

並不是反對民主制度,它畢竟是最適合現今社會的制度,
但我們必須認清民主制度的弱點。

怎麼樣讓民主制度的理想能更充分實現呢?
第一、提升全民的公民素養。
第二、有計畫去培育良善睿智的政治家。

關於第一項,現在的國民教育已經做得比以前好多了,雖然還有待改善。
至於第二項,我們就連要培養一個大學生都要十幾年教育了,
怎麼對於培育掌握全民命脈與未來的執政者如此輕忽?
要成為一個好的政治家是需要透過教育的協助與訓練的。
如果規定所有參選者都必須要經過一系列必修課程與培訓,
甚至心理狀態鑑定,
提出未來政治規劃報告書公開發表,
應該能有效提升參選者的素養,或讓無良的參選者打退堂鼓。
然而困難點在於,這些課程內容要由誰來定?由誰來教?
依我淺見,歷史、政治哲學、經濟等都是必修科目,
還必須要對台灣所有面向具備充分的認識。


至於我為什麼會發這樣的文章,是因為最近在看一套大陸作家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說【三體】系列,主題講的是當人類面臨外星文明威脅的時候會怎麼辦。裡面提到了"面壁計畫",藉由人類思想對外星文明來說是不透明的,因此希望透過將廣大的權力與資源賦予少數面壁者,讓他們制定保衛地球文明的計畫,但不能讓外星文明猜出,以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。這部小說是大陸第一部被好萊塢買下電影版權的科幻作品,非常好看,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心思縝密與宏大的思考格局。如果有興趣也可以連相當於前傳的【球狀閃電】一起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afming 的頭像
    kiafming

    kiafming

    kiafm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